脑积水原因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,把手机长成了身体器 [复制链接]

1#

我认同樊登老师关于孩子不能多看电视或者手机,是因为电视不会

给孩子反馈,所以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教育的观点。另外还有两个方面,一方面我不希望孩子一个人探险,把孩子丢给手机就好像把孩子丢到丛林里去冒险,暴力,恐惧,蛇虫鼠蚁,有一段时间,因为看了恐怖的画面,淘淘在家里也特别害怕,甚至白天都不敢去另一个房间,即使走过也是急促的跑动,问他怕什么,淘淘说怕鬼。通过屏幕看世界,尤其是未经审查的各类短视频。孩子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,我可不想把它浪费到“老铁”上。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看到的只是结果,“你都六岁了怎么胆子那么小,在自己家还会害怕”,害怕是表现出来的结果,原因呢?不就是因为接受了恐怖的信息。

另一方面,刺激越强烈注意力越难集中,短视频为了抓住你的眼球就会在短短几秒之内,表现出非正常的亢奋或者把两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15秒的精彩,这都是不正常的。人类对诱惑的开发再近几十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,1G时代有电话陪聊,2G开始网络小说有看字,读小说,3G到“有图有真相”的读图时代,紧接着发展为动态图,再到4G5G时代的直播短视频大行其道。

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,对人的诱惑几乎成几何量级增长,更可怕的是为了增加用户粘性,APP背后的推送算法,会根据你点击的视频类型,和观看的时长来无休止的推送类似的视频,这就很恐怖了,作为成年人来说,多少次你看了一个视频,就会因为收到类似的推送而一直看下去,最后往往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,成年人尚且如此,我们又怎能奢求小朋友们具备成年人都没有的自制力。经受了短视频的刺激,很难对单纯文字性的东西产生兴趣了,因而上学的课本就更闲的枯燥无味,我们又怎能奢求孩子有个好的学业。人总是喜欢最求更强烈的刺激,经受过大海的大风大浪,又怎会因为公园小湖的涟漪而兴奋。所以不要借口工作忙,或者疲于应对饭局上孩子的哭闹,就把小朋友丢给手机了,那就相当于你一脚把他踢进装满老虎的笼子。

当然孩子是可以看动画片的,我得承认看动画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,也能开拓眼界,增长知识。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各种视频门网站相继推出了“儿童版”电视界面,屏蔽了少儿不宜的相关内容,但它不是万能的,一句话如何看,最好大人能一起看,不知道小朋友经历了什么,我们又如何做出正确的引导。

很多时候电视一开,动画一看就很难停止,除非播放结束,智能电视可以定时,但那是强制性的,不闹就不是孩子的天性,也可能的你的威严压制了孩子的天性,沟通闲的尤为重要,不是单方面的定时30分钟,而是提前沟通的看几集,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,有助于养成完成计划和拒绝诱惑的好习惯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